WK綜合論壇, WK综合论坛

查看:9472 回復:13 發表於 2020-6-21 21:59:38
累計簽到:172 天
連續簽到:1 天
跳轉到指定樓層
楼主
發表於 2015-6-23 13:29:45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乐器] l林石城.-.[春江花月夜].专辑.(ape) [複製鏈接]

7 P" e( C+ N  e
4 d8 z6 w1 {* w: q$ p$ g- d6 }, L
中国音乐家大系(器乐篇)弹拨系列之 - 林石城《春江花月夜》4 c' d, d3 @6 L$ s! Z! z, o9 J
浦东派琵琶大师 林石城) K, J% d5 F% V: P
李萌 古筝合奏; i% @2 _5 F, Y. O- g4 @" X2 S
樊薇 琵琶二重奏
; ~' M" A2 j3 O8 W1 i6 R  M  Y雨霖 月光民族乐团. [* l5 f  _2 j" Z8 R
5 A% b  a0 s/ U" ~+ a, d, z
中国琵琶第一人林石城
* u% |8 `1 o* @+ q1 p7 `: j- v6 x# g& }3 l' M
: ~- [# V! U* }. j; g* ?' S; T6 r) o: @
    新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奠基人,杰出的民族音乐教育家、理论家,著名琵琶演奏家、编曲作曲家,中国琵琶“浦东派”第六代宗师,中央音乐学院资深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表演艺术委员会委员、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琵琶研究会会长林石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2月6日下午16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2 m$ o: ^# P! e' ]( ?6 T8 T3 R9 P! [
  林石城先生1922年3月3日生于上海南汇县横沔镇西乡一个中医世家,同时也是精通琵琶演奏的音乐世家。6岁时他开始跟父亲学习演奏琵琶、二胡、三弦、扬琴、京胡、箫等乐器,12岁时已对江南丝竹著名的传统八人曲熟于心、吟于口,能与人合奏《欢乐歌》、《慢三六》等乐曲。1941年,林石城先生在上海中国医学院毕业后,琵琶“浦东派”第五代宗师沈浩初先生收他作惟一的入室弟子,他也成为浦东派第六代正宗嫡派传人,尽得浦东派精华。同时在沈师的鼓励下,先后向“平湖派”吴梦飞先生,“崇明派”樊少云先生,“汪派”汪昱庭先生学习,与杨少彝、孙裕德等先生有着良好的琴谊,博采众长,卓然成家。( ?, Y+ b2 G  l1 d* e4 _* c  \

& f' V; Y! Z. t8 ^0 I$ n  40年代,林石城先生已是江南琵琶名手,是“春秋集国乐社”、“上海国乐研究会”、上海第一医学院国乐队等社团的顾问或音乐指导,每周末都在广播电台作现场演奏。上海解放初期,他在上海市总工会成立大会上演出了由他创作的《学生操》,一时轰动。1948年,他改编了《婆媳相争》、《秋思》,开始琵琶音乐创作,许多青年学子登门求艺,叶绪然、刘德海、李国魂等人是最早的一批学生。
4 G: p  s; Q3 l6 c  当时,林石城先生已是沪上名医,对中医、西医融会贯通,善治许多疑难杂症,尤擅妇科不孕症的治疗。傅雷、刘海粟等社会名流都长年找他看病,他收入颇丰,家道殷实。但林石城先生说,“好大夫千千万万,沈师的传人只有我一个,不能让浦东派从我手上断绝”,早就立下了“弃医从乐”的志向。1956年,中央音乐学院聘请他北上任教,他毅然关闭了自家诊所,从此将整个生命和全部身心,都奉献给了琵琶,奉献给了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事业。
" s& \0 G; x4 t6 B8 f' O- b, D4 z. h
  到中央音乐学院后,林石城先生是当时仅有的4位民乐教师之一,也是惟一的琵琶教师,独自承担起学院大学、中学、附小的全部琵琶教学工作,编制了《工尺谱常识》、《琵琶演奏法》、《琵琶曲谱》等各类教材。为了丰富琵琶教材,他刻苦学习各地民间音乐,并把它们改编成琵琶演奏谱,曾先后收集和编订了《滴水摆莲花》、《渔家乐》、《出水莲》等近百首民间乐曲,是有史以来系统编撰琵琶教学院校教材的第一人。9 a2 t2 i! y3 h2 `  \' h5 _
& {# |; a  z; f* Z+ X! I3 {8 B
  林石城先生在1958年出版的《琵琶演奏法》中,首次从琵琶学视角客观介绍了除无锡、平湖、崇明、浦东四大琵琶流派外的其他8个不为人知的流派,和12个不同风格的琵琶谱,还首次将以汪昱庭传谱为依据的演奏群体定名为“汪派”,沿用至今,是新中国系统总结研究传统琵琶流派体系的第一人。7 w& M6 V4 f" E* k) `. M4 M  U; s3 s
0 y: f* }9 Y. _0 A& L+ ]1 X# U4 n8 w9 p
  林石城先生整理曲谱,编制新声,统一计谱法,将工尺谱、简谱整理为五线谱,是有史以来用五线谱为琵琶演奏记谱的第一人。他根据西洋音乐编写了适合琵琶演奏的12个调号的技巧与基础练习曲150首,同时试用西方作曲技术编写《彩云追月》、《光明行》等琵琶谱,并创作了《海河之歌》、《奔放》、《捉迷藏》等现代琵琶曲,是新中国推动琵琶艺术与西洋音乐融会贯通的第一人。
5 N3 F4 U7 ?0 u# S0 c
! w: r5 H/ M/ v1 f) J" r+ h  林石城先生致力于提高琵琶制作水平,制定统一制作样式和标准,认为民族乐器的制作应该由演奏者和乐器制作者共同完成,并在这方面有精深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制作实践经验,后来撰写了《琵琶制作》(与高占春合作)一书,是全国鉴定琵琶制作技艺的首屈一指的权威。; q! R3 z$ T0 G& Q

& S, j( O: L1 F$ e* s8 \  1958年,林石城先生根据中央音乐学院的决定开设江南丝竹合奏课,由于他精通琵琶、二胡、三弦、扬琴、京胡、箫等多种乐器的演奏,教学得心应手。他编写了十多种江南丝竹乐曲每种乐器的演奏谱,是我国民族器乐合奏专业教学的第一人。
1 K; v0 e' |# T: ?5 d, F+ Q0 g7 P6 y" `9 u: s0 W. E( ?
  除叶绪然、刘德海、李国魂外,那时他又培养了邝宇忠、陈泽民、吴俊生、程俊明、潘亚伯、李文英、徐正英、吴葆娟等学生,他们后来成为新中国琵琶艺术事业的中坚力量。没有林石城先生当时为往圣继绝学,中国的琵琶艺术事业将是另外一个局面。
/ L1 F; N% T1 o$ w: S; T2 G4 f5 u1 I4 G3 _2 a# W; r* `* L# x
  在50年代末,林石城先生已经规划出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国琵琶乃至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蓝图,年富力强的他本该进入事业的全盛期,但随着国家政治形势的恶化,他的事业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生活也历经磨难。1960年,他因所谓历史问题被停职审查,离开了教学岗位。1963年,他举家迁回上海,生活日益困顿。为了维持生活,夫人朱绮华带着3女一子,搬过白菜,卖过白薯,扫过大街,刷过马桶,卖过冰棍,到实在难以为济时,朱绮华还多次卖血。在这样的艰难贫困中,林石城先生从未放弃对民族声乐艺术的追求,在赤贫之中忍着关节炎发作的巨痛,在极低劣的纸张上整理编撰先师沈浩初先生的《养正轩琵琶谱》,历经艰辛促成此书的出版,并将所得稿费全给了沈先生的遗孀。
6 h8 n# O9 ]* r" c
- w. b' ~( \2 Y0 P# k: H% {  “文革”期间,林石城先生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整理记写了《养正轩琵琶谱》、《鞠士林琵琶谱》、《陈子敬琵琶谱》等传统乐曲的演奏谱,进行了他人难以替代的抢救工作。他撰写了《中国曲式》、《琵琶教学法》、《琵琶练习曲》等初稿,编写或移植了《三六》、《青春之舞》、《苏武牧羊》、《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选曲等。他还到广州音乐专科学校、四川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校等院校任教,直到1979年,他回到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任教。
$ d, K$ P' k( k5 B- _# w
3 `; [  J. H7 x, [$ w0 A/ }  e  回校任教后,林石城先生又培养了林嘉庆、周丽娟、郝贻凡、曲文军、章红艳等海内外学生,桃李满天下。他整理出版了《琵琶三十课》、《琵琶教学法》、《嘈切杂谈——林石城教授琵琶文录》等多种著作,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录制了《思春》、《江南丝竹》、《天下第一琵琶林石城》、《左手指法吟》、《林石城先生讲解示范琵琶十八首名曲》等数十种唱片和音像教材。1987年在首届海内外江南丝竹比赛中,他指导的中央音乐学院丝竹组荣获5项冠军。1992年,在第二届海内外江南丝竹比赛中,他指导的中央音乐学院丝竹组又荣获演奏奖第一名。
7 E5 z7 O3 p: r( ]% g/ Z( r9 r& E  L& f7 L+ P- ]) h' l" M* I4 m
  过了花甲之年的林石城先生,琵琶演奏技艺丝毫不减当年,更趋炉火纯青。1982年开始,他先后在武汉南方片专家示范音乐会、济南北方片专家示范音乐会、香港中国音乐节、神州艺术节、台湾专场、欧共体巡回演出、新加坡华乐节中多次展现精湛的演奏技艺,在美国、日本等地多次演出。年届80高龄,还参加了1998年北京音乐厅“谛观有情”音乐会,2001年上海桃花节音乐会,2001年宁波中国琵琶大赛闭幕式的演出,受到海内外赞誉。2003年春患病后,右手一度麻痹,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顽强毅力进行康复练习,又恢复了演奏水平,后来到台湾演出,同样获得了圆满成功。生命不息,弹奏不止,用他的话说,“如不能弹琴我愿死!”林石城先生曾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还多次荣获“优秀教师”、“园丁奖”、“表彰证书”、“荣誉奖”、“教书育人先进”、“发扬文化奖”、“表彰五十年积极贡献奖”、“杰出贡献奖”等,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首批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 `' ?0 T  Z4 b: z: A( E4 t
" l1 @1 O( a# h: U+ \3 X  林石城先生还受聘为中国老年人物研究会音乐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南音学会理事,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北京民族乐器厂、中国珠海金声乐器厂、开封中原民族乐器有限公司、香港宏光国乐团的顾问,浙江江南丝竹社顾问。
  U) |, B* L1 g/ y3 f, @  O* E! T3 R; ]; E! l- s3 p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林石城先生视传统为珍宝,视师承为根基,他不遗余力地收集整理传统琵琶曲谱,特别强调“原汁原味”,坚决反对任意改谱的不良风气。他在教学中对琵琶流派全面兼顾融会贯通,打破了一门一派的局限,刘德海先生曾感慨地说,是林师的全面兼顾的良好教学让他逐步踏入琵琶之门。林石城先生是使琵琶艺术和民族声乐真正走向世界的领军人物,也是丝竹合奏的奠基人。+ E9 R& v% o+ Y7 y2 D. D; y  `( b

5 q9 `* p0 z( b; {) G: M0 ~  林石城先生既有高超的演奏技艺,广博的艺术修养和传统文化素养,全面的学科理论知识,一丝不苟的严谨学风,又有高尚的人品,超常的亲和力、号召力,海洋般宽广的胸怀,忍辱负重不计名利的精神境界。* G3 m" r% ?. A: l- S

3 o( p% V1 n9 ]4 F  K  林石城先生爱生如子,诲人不倦,平时沉默寡言,但给学生上课时总是不厌其烦,直到高龄还会针对学生的任何一个细小错误亲自示范,为学生的演出准备乐器。对自己的儿子林嘉庆,他却很少辅导,总是说,“你天天听,还用我亲自给你上课?”他有教无类,许多人登门拜访后就成为他的学生。学生们也对他无比爱戴和崇敬,在困难年月,叶绪然先生向他求学时,他不收取任何费用,叶绪然先生就在寒冷的冬天排队到深夜,买一包花生送给老师,作为报答。师生间浓厚的情谊,真是胜过了父子。
# M# n. c# R  L7 ^
' V! O0 o/ C8 d$ P5 `6 n) G 林石城先生毕生致力于创立区别于西洋音乐体系的中国民族声乐体系,提出了“大中国琵琶学派”的美学理念,把它作为一生追求奋斗的目标。他的逝世,使中国琵琶艺术失去了一位泰斗,使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失去了一代宗师,也使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事业失去了一个领军人物,令人惋惜和悲痛!但值得欣慰的是,纵观他的一生,他已经实现了在沈浩初先生临终时立下的誓言,将中国琵琶艺术和中国民族声乐发扬光大,同时,中国民族声乐教育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学体系,他的学生中人才辈出,粲若繁星,他的事业后继有人!
# K* a- s$ A- p% e7 l9 ?5 a2 i
6 s# d9 B+ V+ \7 M  一个人,后人景仰即不朽,活在人心便永生。
3 p; ]( t1 R  k- a1 ^3 t, f: ^1 v  T8 {4 s
  安息吧,林石城先生!) M* t) d* P3 \$ F8 L' u+ ^5 H: f
- ~" ~$ b8 J% \5 N/ T8 ^
7 ^  G: B1 e) x6 O& k# y1 o( Y
. T4 _' ~1 h" y  J7 I5 w4 n7 K
1:春江花月夜
, l1 m# R8 G1 m5 M% G  ?% |2 G; t: j5 A2:普庵咒
- Y, d9 x0 r( Z6 x+ \0 |3:月儿高
. s/ K( D/ j, l4:行街四合
) {# a6 S5 u4 d/ u( r2 r: h5:平沙落雁1 f/ d8 A5 ?( J' F, t9 x
6:秋胡行
( n( ~. h" \3 z7:出水莲" w) o7 `! I' \" }, i# Y
8:醉归曲
1 R1 S, u9 u7 }$ ~9:海青拿天鹅(完整版本). |$ Q6 c, _, {% C& N; e! U

& X: ~+ ]1 k; n* L& U4 P/ T, p5 s- |" O
遊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隱藏內容請回復

" _  l9 |: D( ^8 A& l
# ^. l1 H5 {! M+ v0 _7 I1 p5 m1 V
收藏收藏 贊贊(0)
把本文推薦給朋友或其他網站上,每次被點擊增加您在本站積分︰1宣傳
桃妖视频站,海量在线视频任你播
累計簽到:357 天
連續簽到:1 天
沙发
發表於 2015-6-25 14:56:27 | 只看該作者
VIP精品區,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輕松賺金幣
加入VIP,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超級棒
偶像^^小生一直都在關注你的原創!小生對你之仰慕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累計簽到:5 天
連續簽到:1 天
板凳
發表於 2015-7-15 13:06:19 | 只看該作者
VIP精品區,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輕松賺金幣
加入VIP,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超級棒
很经典,谢谢分享。
累計簽到:17 天
連續簽到:1 天
地板
發表於 2015-7-25 19:06:09 | 只看該作者
老歌啊都是
累計簽到:21 天
連續簽到:1 天
5#
發表於 2015-8-14 10:53:20 | 只看該作者
VIP精品區,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輕松賺金幣
加入VIP,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超級棒
偶像^^小生一直都在關注你的原創!小生對你之仰慕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累計簽到:670 天
連續簽到:1 天
6#
發表於 2016-1-28 08:35:48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民族聲樂教育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教學體系,他的學生中人才輩出,粲若繁星,他的事業後繼有人!
累計簽到:65 天
連續簽到:1 天
7#
發表於 2016-1-28 13:00:27 | 只看該作者
VIP精品區,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輕松賺金幣
加入VIP,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超級棒
感谢大大的辛劳分享!

尚未簽到

8#
發表於 2018-3-1 09:21:03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大大的辛勞分享!

尚未簽到

9#
發表於 2018-5-15 23:27:42 | 只看該作者
没听过这个呢 。还能下不?谢谢先
累計簽到:1 天
連續簽到:1 天
10#
發表於 2020-6-21 21:59:38 | 只看該作者
WK因為有你而更加精彩

回復樓主 親!! 現在是淩晨!妳失眠啦?餓啦?通宵加班?還是想WK啦?

 分享同時學會感恩,一句感謝的話語,就是最大的支持!  歡迎交流討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c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言論的方式運作,WK論壇對所有言論的真實性、立場及版權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言論只代表發佈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務必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言論」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言論,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內容出現「真實性、立場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論壇有權刪除任何言論(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SiteMap[網站地圖]

發表新帖 返回頂部